為貫徹落實《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》,規范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,進一步提高監測結果的科學性和可比性,近日,生態環境部組織對《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監測技術方法指南(試行)》(環辦函〔2014〕1132號)進行了修訂。
修訂后的《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監測技術方法指南》,規定了環境空氣顆粒物源解析監測技術方法,主要包括污染源樣品采集、環境受體樣品采集、樣品管理、顆粒物監測項目選擇與分析方法,以及顆粒物樣品采集、保存、制備和分析等全過程 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措施等。
本指南提供了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監測工作所涉及的技術方法,主要包括污染源樣品采集、 環境受體樣品采集、樣品管理、顆粒物監測項目選擇與分析方法,以及貫穿顆粒物樣品采集、保存、制備和分析等全過程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措施,適用于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相關的監測工作。各地應根據所采用的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方法,結合本地區重點污染源排放清單、污染源顆粒物特征組分以及監測技術的可行性,科學合理地選擇適合當地的監測技術方法。
注:下載鏈接如下或點擊閱讀原文
http://www.mee.gov.cn/xxgk2018/xxgk/sthjbsh/202005/W020200514318605389760.pdf